中国绝大部分地铁站大概都是这样的吧:或白或灰的地砖和天花板,没有什么设计感可言,不太明亮的白炽灯,让人莫名有些压抑,空气里还常常弥漫着奇奇怪怪的味道。
每一次挤地铁的时候,我总是羡慕极了生活在斯德哥尔摩的人。
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被称为“世界上最长的艺术走廊”,坐地铁,绝对是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的最有意思也最经济环保的方式,你只要买一张地铁票,便能欣赏从上世纪至今的 150 多为艺术家的作品。

斯德哥尔摩地铁线路图。绿、红、蓝三条线大致代表5 0、60、70 年代修建的线路,由绿线到蓝线的修建深度不断增加。
T-Centralen(中央车站)
绿、红、蓝三条线都在中央车站汇合,平时每天大约有 22 万乘客进出,设计师采用了安静、内敛的蓝色为主色调,以舒缓乘客身心。

在岩石上自由舒展的蓝色藤蔓,温柔而又富有力量。

工人们的剪影,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。

竟莫名想起了《再别康桥》,“软泥上的青荇,油油的在水底招摇;在康河的柔波里,我甘心做一条水草”
Solna Centrum
大片饱和的红和大片饱和的绿撞击出一个虚幻而奇异的视觉空间。
红色天空下绵延着数千米长的苍翠云杉,车大片饱和的红和大片饱和的绿撞击出一个虚幻而奇异的视觉空间。墙上描绘着伐木的工人、乡间的小屋、奔驰的汽车、冒黑烟的烟囱、被污染的小河......清晰可见 70 年代的人们所关心的环保问题。

仿佛来到了异度空间。

狐狸悲伤的看着远处冒着黑烟的烟囱和眼前浑浊的溪水,它,失去了家园。

夕阳西沉,老人孤单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。
Kungsträdgården
这是艺术形式极为丰富的一站,雕塑、绘画、铁艺、浮雕、园艺都成为艺术家的表现手段。这里既有古老的遗迹石像和粗犷的原声岩石,又有奇特的涂鸦造型,从入口开始,便有黑白的琴键、棋盘和多姿多彩的几何造型。

这一站的设计师大约很喜欢钢琴吧

无言的雕塑,默默注视着来往的行人。

这些残垣断壁仍在无声的诉说着昔日的辉煌。
Stadion
颇为小清新的一站。用浅蓝色的墙壁衬托鲜艳明丽的花朵和标志。最抢眼的莫过于横跨岩石两端的彩虹 ,列车经过时,彩虹就仿佛架在上边,来往的人看见蓦的瞧见这一道清新的彩虹,大约也会情不自禁的弯起嘴角。

“哪里有彩虹告诉我,能不能把我的愿望还给我...”

“嘿,是这边啦”

累了吗,坐下来歇一会儿吧
Östermalmstorg
冷战时期,Siri Derkert 让这里成为极简的黑白世界。
使用特殊的喷砂技术,让地下的混凝土墙呈现出明亮的感觉;用艺术化的线条与人物传递“和平、环保、平权”的理念。

用歌声传递爱与和平。

女人说,“我需要静静。”

打仗不如一起唱歌跳舞
Rissne
设计师用整面墙绘出世界地图,用瑞典文标示了地球文明的发展历史。一边是编年史,记载着历史上的大事与名人,另一边则是疆土的扩张与消失。列车飞驰而过,好似穿行于历史的洪流之中。

世界地图
去斯德哥尔摩,为了坐地铁而坐地铁,跟随飞驰的列车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。
图片均来自 Google
本文为原创文章,作者:zero,原文地址:斯德哥尔摩地铁,别人家的地铁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全部评论